您好,欢迎来到句子网!
收藏本站Ctrl+D
老虎
狮子
豹子
狐狸
狼
貂
熊
蛇
大象
鹿
熊猫
猴子
松鼠
袋鼠
刺猬
穿山甲
犀牛
龙
凤凰
老鹰
燕子
鸽子
喜鹊
麻雀
鹦鹉
孔雀
天鹅
丹顶鹤
猫头鹰
布谷鸟
啄木鸟
小鸡
母鸡
公鸡
鸭子
鹅
猪
牛
马
羊
猫
狗
驴子
兔子
老鼠
仓鼠
蚂蚁
网站首页
先秦名人
汉朝名人
魏晋名人
南北朝名人
隋唐五代名人
宋朝名人
元朝名人
明朝名人
清朝名人
近现代名人
主题推荐
诗经
庄子
老子
孔子
鬼谷子
屈原
孟子
墨子
荀子
孙子
管仲
韩非子
宋玉
吕不韦
姜子牙
左丘明
荆轲
孙膑
列子
晏子
黄石公
范蠡
商鞅
秦始皇
伏羲
李斯
曾子
扁鹊
文子
尸佼
申不害
公孙龙
子贡
关尹子
慎子
吴起
杨朱
蒙恬
白圭
尉缭
比干
邓析子
司马穰苴
鲁仲连
孔鲋
叔孙豹
尹文
季文子
冠子
子思
陈胜
卓文君
司马迁
司马相如
班婕妤
淮南子
蔡文姬
项羽
王昭君
张良
虞姬
霍去病
东方朔
刘向
班固
苏武
刘彻
张衡
张仲景
贾谊
董仲舒
刘邦
汉昭帝
李延年
蔡邕
李陵
刘秀
陈阿娇
孔融
王充
班昭
刘安
韩婴
苏伯玉妻
扬雄
王粲
皇甫谧
主父偃
刘桢
陆贾
辛延年
范增
戴圣
繁钦
荀悦
马融
枚乘
桓宽
崔瑗
戴德
王符
司马谈
仲长统
蒯通
陈汤
桓谭
严遵
牟子
宋子侯
安世高
张释之
焦延寿
班彪
傅毅
孟敏
邹阳
马援
支娄迦谶
公孙弘
路温舒
徐淑
郑玄
诸葛亮
曹操
嵇康
曹植
鸠摩罗什
王羲之
谢道韫
阮籍
周瑜
司马懿
谢灵运
华佗
曹丕
关羽
刘备
潘岳
卫夫人
陆机
葛洪
姜维
孙权
左思
陈寿
陆逊
贾思勰
傅玄
潘安
左芬
公孙瓒
王弼
李密
冉闵
徐干
葛玄
郭璞
杨泉
刘琨
卞兰
谢安
刘伶
桓范
支遁
鲁褒
裴頠
王叔和
阮咸
王献之
谯周
索靖
王肃
应璩
康僧会
刘邵
李康
张翰
吴普
孙放
成公绥
曹摅
挚虞
王嘉
陶渊明
红拂女
刘勰
颜之推
鲍照
江淹
刘义庆
鲍令晖
范晔
陶弘景
郦道元
谢朓
苏惠
萧衍
吴均
陈叔宝
庾信
周兴嗣
沈约
萧统
王籍
丘迟
裴松之
何逊
萧纲
张融
萧绎
范缜
谢惠连
陆凯
纪少瑜
刘孝绰
王僧儒
妙智
萧子显
孔稚珪
祖孙登
魏收
王僧达
范云
褚澄
钟嵘
袁昂
庾肩吾
何思澄
王融
杨炫之
谢赫
李白
李煜
杜甫
李商隐
白居易
温庭筠
王维
鱼玄机
杜牧
刘禹锡
韩愈
元稹
李贺
孟浩然
上官婉儿
慧能大师
柳宗元
王勃
王昌龄
李世民
张若虚
岑参
韦庄
魏征
张九龄
薛涛
韦应物
李冶
冯延巳
陈子昂
骆宾王
王之涣
孟郊
杜秋娘
贾岛
房玄龄
陆羽
孙思邈
寒山
高适
颜真卿
刘长卿
贺知章
崔颢
玄奘
狄仁杰
李璟
杨玉环
李益
卢照邻
刘采春
李隆基
罗隐
刘希夷
怀素
黄巢
杨广
江采萍
顾敻
张籍
司空图
卢纶
崔护
王湾
神秀
张旭
王翰
虞世南
皮日休
宋之问
王通
杨炯
百丈禅师
卢仝
李绅
戴叔伦
钱镠
僧璨
杨坚
李靖
贯休
张碧兰
牛希济
张祜
唐温如
韩偓
黄櫱禅师
崔道融
张志和
吴兢
刘昼
吕岩
王绩
武元衡
欧阳炯
刘慎虚
姚合
皎然
庚信
李清照
苏轼
辛弃疾
柳永
陆游
欧阳修
晏殊
唐婉
秦观
晏几道
范仲淹
王安石
朱熹
朱淑真
岳飞
黄庭坚
文天祥
司马光
苏辙
蒋捷
姜夔
周邦彦
林逋
张载
严蕊
李师师
杨万里
周敦颐
米芾
苏洵
李之仪
曾巩
贺铸
范成大
济公
梅尧臣
张玉娘
张先
包拯
王重阳
吴淑姬
赵匡胤
程颢
苏询
陈与义
陆九渊
朱敦儒
寇准
魏玩
赵佶
程颐
徐君宝妻
吴文英
琴操
张孝祥
赵师秀
宋祁
刘克庄
邵雍
聂胜琼
冯延已
阮逸女
叶梦得
乐婉
王观
周密
张耒
吕本中
刘过
晁补之
陈亮
吕蒙正
苏舜钦
赵长卿
陈师道
王清惠
方岳
周紫芝
范大成
张元干
韩琦
戴复古
黄裳
罗大经
谢枋得
谢希孟
向子湮
严羽
李觏
韩世忠
郑思肖
曾公亮
张咏
张方平
徐元杰
钱惟演
韩缜
汪洙
徐玑
关汉卿
成吉思汗
王实甫
马致远
张养浩
白朴
管道升
徐再思
张可久
赵孟頫
郑光祖
郑允端
王冕
脱脱帖木儿
耶律楚材
程一宁
高明
杨显之
朱丹溪
陈草庵
姚燧
王恽
严忠济
李孝光
谢宗可
乔吉
倪瓒
贯云石
许名奎
程端礼
杨维桢
萨都刺
苏天爵
武汉臣
虞集
郝经
侯克中
揭曼硕
卢挚
吴莱
仇远
张鸣善
王和卿
刘秉忠
曹德
卫立中
薛昂夫
吴西逸
答里麻
李伯瞻
唐毅夫
马祖常
宋方壶
顾德润
孙周卿
刘致
阿鲁威
张弘范
汪元亨
王子一
姜彧
盍西村
滕斌
鲜于必仁
刘唐卿
张伯淳
郑廷玉
曾瑞
陆文圭
赵天锡
吴景奎
奥敦周卿
吴昌龄
辛文房
艾性夫
陶宗义
王阳明
汤显祖
洪应明
唐伯虎
冯梦龙
柳如是
张岱
罗贯中
吴承恩
董小宛
陈继儒
施耐庵
朱元璋
张居正
于谦
李时珍
归有光
刘伯温
张三丰
杨慎
戚继光
王夫之
兰陵笑笑生
李载贽
黄宗羲
徐渭
方孝孺
海瑞
宋濂
朱棣
夏完淳
袁了凡
袁宏道
吕坤
冯小青
寇白门
李香君
解缙
顾宪成
杨继盛
史可法
凌蒙初
袁崇焕
徐灿
徐霞客
李梦阳
杨涟
王世贞
徐祯卿
薛瑄
唐甄
朱用纯
吴伟业
李中梓
董其昌
曹学佺
张献忠
张景岳
文徵明
袁中道
张岳
许仲琳
文震亨
陈子龙
谢榛
王廷相
徐春甫
文嘉
朱之瑜
屈大均
胡居仁
刘元卿
沈鲸
龚廷贤
陆世仪
揭暄
孟称舜
吴乔
薛文清
申涵光
朱由检
魏禧
陆时雍
邱濬
李诩
罗钦顺
钱琦
许学夷
郑心材
余继登
王廷陈
陆采
徐学谟
归庄
徐增
郑之珍
陈确
杨爵
纳兰容若
仓央嘉措
曾国藩
曹雪芹
梁启超
沈宛
蒲松龄
沈复
郑板桥
李鸿章
张潮
纪晓岚
龚自珍
林则徐
左宗棠
雍正
袁枚
顾炎武
吴敬梓
康熙
胡雪岩
金圣叹
李仙侣
谭嗣同
乾隆
康有为
贺双卿
魏源
孔尚任
张之洞
严复
金缨
章太炎
顾贞观
王永彬
慈禧
李汝珍
黄景仁
席佩兰
张廷玉
天花藏主人
洪升
光绪
赵艳雪
黄仲则
洪秀全
况周颐
叶燮
王士祯
高鹗
赵翼
骆绮兰
曹寅
蒋士铨
姚鼐
朱彝尊
黄遵宪
吴藻
魏秀仁
欧阳玄
厉鹗
刘鹗
金农
颜元
梅清
叶天士
章学诚
申居郧
吴嘉纪
曹庭栋
彭端淑
张维屏
戴震
张惠言
郑观应
翟灏
石成金
平步青
李重华
陈廷焯
孙洙
魏裔介
唐岱
俞樾
丁元英
刘熙载
史襄哉
吴园次
查慎行
沈受宏
蒋和
张伯行
王概
尹令一
王豫
申涵煜
李绿园
陆次云
李毓秀
三毛
张爱玲
顾城
郭敬明
席慕蓉
林徽因
海子
鲁迅
林夕
徐志摩
几米
韩寒
木心
张小娴
朱熹经典语录
1.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如是循序而渐进焉,则意定理明,而无疏易凌措之患。
2.
让者,礼之实也。
3.
保初节易,保晚节难。
4.
仁之发处自是爱。
5.
观书有感【作者】朱熹 【朝代】南宋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6.
天下之理不过是与非两端而已,从其是则为善,徇其非则为恶。
7.
“有德者虽年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虽年高于我,我必远之。” “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不可不慎哉!”
8.
“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9.
“先见象数,方说得理,不然事无实证,则虚理易差,然义理象数一以贯之,乃为尽善。”
10.
“狐,兽名,似犬黄赤色,不祥之物,人所恶见者也,所见无非此物,国将危乱可知。”
11.
凡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稳,只管向前便危险。
12.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13.
云垂幕。阴风惨淡天花落。天花落。千林琼玖,一空莺鹤。征车渺涉穿华薄。路迷迷路增离索。增离索。剡溪山水,碧湘楼阁。
14.
敬者何?不怠慢、不放荡之谓也。
15.
敬字工夫,乃是圣门第一义……无事时,敬在里面;有事时,敬在事上,有事无事,吾之敬未尝间断。
16.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17.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18.
虽无山顶烟岗润,亦有灵源一派香。
19.
讲学莫先于《论》、《孟》,而读《论》、《孟》者又须诸章熟读。
20.
观书亦须从头循序而进,可以浅深难易有所取舍,自然意味详密。
21.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22.
鸟识玄机,衔得春来花上弄;鱼穿地脉,挹将月向水边吞。
23.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24.
一啜夜窗寒,跏趺谢衾枕。
25.
夜闻空箪啮饥鼠,晓驾羸牛耕废圃。时方虎圈听豪夸,旧业兔园嗟莽卤。君看蛰龙卧三冬,头角不与蛇争雄。毁车杀马罢驰逐,烹羊酤酒聊从容。手种猴桃垂架绿,养得鲲鸡鸣喔喔。客来犬吠催煮茶,不用东家买猪肉。
26.
德者德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
27.
不起患得患失之心,何处不是安地?
28.
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29.
大学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道德素养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秦汉儒学 偏重 为政治民小学教人掌握文字知识,而大学教人如何为人大学 诚意篇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修身在正其心
30.
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须教有疑
31.
《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
32.
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仍豪放得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
33.
明足以烛理,故不惑;理足以胜私,故不忧;气,足以配道义,故不惧。
34.
真正的中庸是在追求”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就是要淡泊名利,客服浮躁心理,耐得住寂寞。“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说的是做到至诚,那么就可以做到见微知著,可前知祸福。
35.
读书须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有不到者乎?
36.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修身是齐家的前提条件,只有自身具有良好而高尚的道德品质,人才会有地位,才会受到众多家庭成员甚至社会成员的尊重与爱戴,所以身不修何以治家?
37.
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38.
我们的性格即我们的自身
39.
涵养、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
40.
责己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
41.
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42.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43.
仁者,以天下为已责也
44.
学者当提醒此心,如日之升,群邪自息。
45.
决然不为小人邪说所乱,不为小利近功所移,然后可以向前担当,鞠躬尽瘁,上成圣主有为之志,下究先正忠义之传。
46.
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手中握。
47.
忧在内者本也,忧在外者开也
48.
上品之人,不教而善;中品之人,教而后善;下品之人,教亦不善。——《小学·嘉言》 ?
49.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水多
50.
圣贤千言万语,无非只说此事(谓求道力行)。须是策励此心,勇猛奋发,拔出心肝与他去做。如两边擂起战鼓,莫问前头如何,只认卷将去。如此,方做得工夫。若半上落下,半沉半浮,济得甚事!
51.
志者诗之本也
52.
人之操履无若诚实。
53.
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54.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55.
读书,放宽著心,道理自会出来。若忧愁迫切,道理终无缘得出来。
56.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57.
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58.
俱收并蓄,待用无遗
59.
师严道尊,教乃可施
60.
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
61.
当务之急,不求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
62.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满山残雪对虚堂,想似当年辋口庄。门掩不须垂铁锁,客来聊复共藜床。故人闻道歌围暖,妙语空传醉墨香。莫为姬姜厌憔悴,把酒论文话偏长。
63.
自古圣人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信
64.
朋友,以义合者。
65.
和风山川秀,佳气度吉祥,何处满城春,稚子见天真。
66.
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
67.
字字句句,不可容易放过,常时暗诵默想,反复研究。
68.
读书者当将此身葬在此书中,行住坐卧,念念在此,誓以必晓彻为期。看外面有甚事,我也不管,只恁一心在书上,方谓之善读书。
69.
读而不晓就思,思而不晓就读。
70.
年份:南宋光宗绍熙年间,一代大儒朱熹将儒家经典 礼记 中的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汇集一起刊刻,合称 四书。再加上 先秦的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
71.
坚冰深处春水生。
72.
事理通达心气平和,品节详明德性坚定。
73.
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74.
月盈则亏,日中则昃
75.
读书要切己体验,不可只作文字看……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理义,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看人文字,要当如此。看文字,须是如猛将用兵,直是鏖战一阵;如酷吏治狱,直是推勘到底,决是不恕他方得。
76.
嘉赏未尝喜,抑挫未尝惧。
77.
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
78.
心平则气自和。
79.
“邻,犹亲也。德不孤立,必以类应,故有德者,必有其类从之,如居之有邻也。”
80.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81.
志大量小无勋业可为
82.
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
83.
礼即理也。
84.
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 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 ,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 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
85.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86.
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
87.
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众短弃一长
88.
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
89.
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
90.
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
91.
唯能不为,是以可以有为,无所不为者,安能有所为耶
92.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93.
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94.
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
95.
书册埋首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
96.
须知三绝韦编者,不是寻行数墨人。
97.
守正直而佩仁义
98.
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
99.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100.
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之
101.
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
102.
十年浮海一身轻,归对梨涡却有情。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103.
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104.
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
105.
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106.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107.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108.
与其泛观而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得尺吾尺,得寸吾寸,始为不枉用功力耳。
109.
君子之心,长存敬畏。
110.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11.
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
112.
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113.
不能感人,皆诚之不至。
114.
为学读书,须是耐烦。
115.
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116.
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
117.
百学须先立志。
118.
天下事,坏于懒于私
119.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120.
心统性情者也。
121.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产,薄父母,不成人子:
122.
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
123.
四书五经之所以能获得这样至高无上的地位,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从各个方面提出了封建社会人们安身立命、治国齐家、交往相处的法则。论语的”仁者爱人“宣扬的是忠恕;周易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提倡的是坚韧;诗经 教会人们感受和抒发;尚书 教会人们开拓和创新礼记 是人际关系的准绳;春秋 是治理国家的法宝
124.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25.
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
126.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27.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仲尼指孔子,就是说上天要是不让孔子出现的话,世间就像是黑夜一样。意指孔子对人们的贡献很大。
128.
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129.
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呜呼老矣,是谁之愆?
130.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31.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
132.
存天理,灭人欲
133.
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134.
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135.
蹉跎莫谴韶光老。
136.
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137.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138.
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
139.
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140.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141.
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
142.
鸟畏死,故鸣哀;人穷反本,故言善。
143.
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144.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145.
慎勿谈人之过,切勿矜己之长。
146.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147.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48.
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
149.
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150.
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
151.
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
152.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153.
言常苦于有余,行常苦于不足。
154.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55.
内无妄思,外无妄动。
156.
命为志存!
157.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158.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159.
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最新推荐
每日摘抄5
每日摘抄4
每日摘抄3
每日摘抄2
每日摘抄1
每日摘抄5
每日摘抄4
每日摘抄3
每日摘抄2
每日摘抄1
热点推荐
爬山的感悟经典一句话
感谢团队小伙伴的话语
女人养花的心情语录
讨要工资最好的句子
人穷被看不起的句子
晒自己养的花心情说说句子
抖音很火的生日短句
听歌的心情表达句子
晒花草的心情短语一句
朋友圈晒新房说说心情句子
CopyRight @ 2020
手机版
juzi.zqnf.com